
与教宗对话从友谊出发 向真理同行
与教宗对话从友谊出发 向真理同行
■文.图/启示出版社
▲《与教宗对话:方济各与犹太拉比谈心灵、家庭与当代关键议题》
▲教宗方济各与他的至交好友——犹太教精神导师思科卡合影相见欢,恍若亚巴郎后裔在信德中重聚。(图摘自梵蒂冈新闻网)
当世界弥漫对立和冷漠,《与教宗对话》宛如清泉滋养人灵,两位睿智宗教领袖和心灵导师以爱和谦卑,跨越信仰藩篱,深刻对话,彰显宗教真正使命——筑桥。
开放心灵 从对话开始
/王豫元(前中华民国驻教廷特命全权大使)
欣见启示出版社出了《与教宗对话》一书,这本书的内容是天主教先教宗方济各与犹太教拉比思科卡这两位宗教领袖间的对话,由两人之间的真诚友谊,以及各自对宗教的深刻体认,在面对现代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时所激发出来的火花,让我们得以一窥两位大师隽永的哲思。
早在16世纪初,许多犹太裔人士开始陆续落籍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也是教宗方济各与拉比思科卡结缘的地方。本人有幸於1996年至2023年间,代表中华民国政府派驻阿根廷服务,参加过先教宗方济各当时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担任总主教时主持的弥撒,也结识了几位犹太教拉比及许多犹太裔友人,他们活跃於各种行业,有其独特的文化素养及生活方式,读起这本书时,追忆往事感触良深。
教宗方济各在序文中开门见山地指出:「我们缺乏对话。」、「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障碍,例如,错误的资讯、蜚短流长、偏见、诽谤、中伤,阻挡了我们与他人对话。这些元素形成了某种哗众取宠的文化,使我们完全无法对他人坦诚、开放。因此,对话与接触都失败了。」这真是对现代社会对症下药的诊断。
而犹太教拉比思科卡也在其序文中提出:「真正的对话,是具有思考能力的人类的生命重心,它促使每个人都试著去认识并了解与他交谈的对象。」、「人的灵魂是天主的灯,探照肺腑的一切隐密。这句话最深刻的涵义是——与人对话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和另一人更接近,以显露并探照自己的内心。」
我们的社会及世界上存在的许多冷漠、矛盾、冲突,不就是缺少真正的、诚恳的、无私的、发自内心的对话吗?
先教宗方济各自2013年上任以来,展现出亲民风格,态度平易近人,极受欢迎。尤其他强调的爱与怜悯,关怀贫穷的人、失业的人、难民移民等弱势族群,又力图改革天主教会的形象,种种这些他传递出来的讯息,都是与大众的一种对话。
1850年,由耶稣会会士发行的《公教文明》(Civiltà Cattolica),受此期刊主编安多尼.斯帕达罗(Antonio Spadaro)神父刊登,於2013年9月19日发表了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神父接任教宗牧职的长篇访谈。
先教宗方济各在谈到他自己时,自称是「上主注视的罪人」、「他信靠的是主耶稣基督无限的仁爱和耐心」,这是他为自己所下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他谦卑地放下身段,从最低的位置来看待事物,我认为这正是他为了更易於与人对话所采取的最佳角度,令人敬佩。
本书中两位大师对话的内容涵盖宗教信仰、各种苦难和社会议题等,都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切身问题,也是每一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甚至整个地球村所需要关心的议题。
相信读者只要用心地去阅读,一定可以从中发现先教宗方济各悲天悯人的胸襟,进一步深入了解其精辟见解,汲取大师们成熟广阔的智慧。
圣者的风范 当拉比遇上教宗
/高雄教区刘振忠总主教(辅仁大学董事长)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一条无形、不容跨越的底线,尤其是不同信仰与宗教间的藩篱,更难以突破。
自古以来,犹太人与基督徒的隔阂就如鸿沟一般的辽阔深邃。但有一位犹太教的拉比思科卡,与天主教教宗方济各,能够成为人人称羡的挚友,实在是令人称赞,他们的情谊不仅仅是私人之交,更是跨宗教对话的典范。
世界各地的宗教冲突不断,这些以信仰为由发动攻击他人的激烈分子,早已迷失在骄傲的自我里,殊不知眼前所谓的敌人,其实同为造物主的美丽造化,也正是自己的弟兄。
每个人心中所信仰的神,即使具有不同的名字,但本质都是爱,所谓「有爱无碍」,因为爱,是拉近彼此距离最有力的绳索,是化解所有冲突最有效的武器。
这两位非凡的宗教领袖,透彻信仰的崇高真义,抛开在上位者的高贵姿态,以爱接纳异己并包容不同,坦诚以对,展开一场横越心灵深处的交流旅程,当拉比遇上教宗,以出世的精神关心人间事,彼此的对话所迸出璀璨绮丽的火花,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天主在不同时代以不同的样貌出现,犹太思科卡拉比信仰昔在、永在的天主,先教宗方济各信仰今在、永在的天主,他们在彼此的对话中,描绘出同样一位永恒的天主。他们谈话的内容极为广泛,包含信仰、政治、婚姻家庭、教育、社会价值观等。
由此可见,宗教圣职人员并不是关在象牙宝塔里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居士,而是以入世的情怀,积极地关心世界,并渴望将生活的天主,引领到人们面前。
通往真理的道路只有一条,但使用的交通工具或许有所不同,诚如这两位宗教不同的挚友,搭乘不一样的交通工具,都在真理的道路上奔驰,直到进入那昔在、今在、永在的永恒国度。
最后让我们能效法这二位宗教领袖的榜样,以苍生为念,在主内合一,彼此祝祷,祈愿普世人类同享和平、友爱、幸福与快乐。
藉由阅读《与教宗对话》的机会,让我们也搭乘二位宗教家的顺风车,向著同样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