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牧灵大会圆满落幕 以深化福传本地化 迈向「祖灵与基督共事」的在地论述

2025-11-14
原住民族牧灵大会圆满落幕
以深化福传本地化 迈向「祖灵与基督共事」的在地论述
■文/马绍.阿纪(主教团原住民牧灵委员会执行秘书) 图/主教团原住民牧灵委员会
▲第11届天主教台湾原住民族牧灵大会圆满举行,与会者在屏东泰武乡排湾族佳兴部落合影志念。
第11届天主教台湾原住民族牧灵大会已於10月20日至22日,在充满排湾族文化气息的屏东县泰武乡圆满举行。本次大会由主教团原住民牧灵委员会主办,高雄教区原住民教务委员会协办,以「原住民灵性信仰在基督内的回应」为主题,不仅是一场会议,更是教会与原住民文化深度对话的里程碑。感谢刘振忠总主教的支持,大会选在佳平法蒂玛圣母堂、大武山山林教育服务中心及武潭无染原罪圣母堂举行,并参访多个充满原味的教堂,展现教会深入偏乡部落、因时制宜的福音实践。
本次成果奠基於两年来的反思与筹备。牧灵大会前已举行两次「祖灵研讨会」,为深度探讨奠定基础。第一次於2023年9月在崇光文萃中心举行,约25至30位成员参与,厘清各族群对「祖先/祖灵」的传统概念。主办委员鲁凯族杜勇雄神父指出,研讨多以基督信仰视角看待本地化,故今年5月举办第二次研讨会,邀请复振传统文化的团体与灵媒,从不同观点回应基督宗教,促进更深入的交流。
长期在原乡服务的丁立伟神父与布农族何万福神父综合二次研讨成果,强调教会须正视年轻人因文化复兴而产生的信仰张力。呼吁牧者与福传人员应具开放态度与文化热情,聆听部落敏感议题,避免妥协或冷漠回应。
本届亮点之一是邀请跨教派与学术领域主讲者,提升对话层次。由排湾族长老教会童春发牧师主讲「如何以排湾族学者与牧师的角色来看待原住民灵性信仰」,提出「营造祖灵与基督共事的环境」的在地论述,由赛德克族瓦历斯.贝林委员回应。原住民文学作家卑南族孙大川老师以其宏观视野与个人经验,分享「部落文化与基督信仰——从个人素朴的经验与实践谈起」,强调文化与信仰的落实与具现,布农族道明会金哲昱神父回应。
礼仪专家钱玲珠老师从「天主教的礼仪视角」深入探讨礼仪本地化的可能性,并由阿美族圣玛尔大女修会陈丽卿修女回应。与会者包括神父、修女、传道员、教友干部及学者牧者,透过分组讨论与综合报告,探讨如何在文化复振浪潮下促进信仰与文化的共融。大会最后由邹族主任委员浦英雄主教总结,并在武潭无染原罪圣母堂主礼感恩圣祭,画下句点。
主教团原住民牧灵委员会已连续两年与辅仁圣博敏神学院《原牧》牧灵年刊合作,出版两次研讨会成果,留下宝贵学术文献。展望未来,将续与《原牧》合作,出版本次大会讨论内容,期盼能将大会的精神与具体成果推广到更广的范围,让福音与原住民文化在台湾的土地上真正生根、绽放。我们深信,教会应与当地原住民「一同生活、彼此理解」,才能让原住民灵性信仰在基督内找到最美好的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