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初衷 艾立勤神父的靈修福傳與生命見證

2025-11-07
一本初衷 艾立勤神父的靈修福傳與生命見證
■彙整/耕莘文教基金會
▲歡迎大家踴躍支持,艾立勤神父的新書《一本初衷——靈修福傳尊重生命》,祝福讀者們都能從書中獲益良多、豐富生命。
▲艾立勤神父(左)和王樹治(右)在北加州門羅公園市的聖派翠克修道院聖堂合影。感謝艾神父為台灣與北美華人的信仰努力奉獻。
艾立勤神父的新書《一本初衷——靈修福傳尊重生命》敘寫其家庭背景,不同生命階段帶來的影響,像是在疾病中對信仰的轉化、努力推動福傳事功,總能讓讀者深感共鳴,與他共事或交往者,更讚賞其運用倫理神學的智慧導正大眾觀念。閱讀這本書,不僅能認識艾神父,更能跟隨其屬神的足跡,飽沃靈修生活,重塑自身。
最好的還在後面/劉家正
這本口述傳記,給我心目中的艾立勤神父提供寶貴且豐富的家庭和歷史背景,無論生命的縱深或幅員,尤其在信仰和靈性生命方面,都顯得十分生動、感人,口述者敘事方式簡潔、明朗,卻不乏幽默,我借重和他的關係,重新了解並重塑自己。相信與艾神父共事或有過交往的人們,閱讀本書後,會有類似的經驗和觀感;至於和艾神父素未謀面的人,也寄望本書能帶給他們相似的效果。
首先,要推薦他的祖先從愛爾蘭到美洲新大陸的移民傳承,不免讓我也回溯自己客家移民的傳承。艾神父談到1979年初來台灣時,在苗栗三灣客家莊落腳,從事生活體驗實習,此外還參加英文營隊,卻在那時得病,幾乎危及生命,而他從那時起便有小腦失調的問題。書末還提及這疾病在他整個生命中所結出的善果。見證這些情節,令人對外籍傳教士的愛心以及為服務當地人們所做的犧牲奉獻,深覺感恩與欽羨。
其次,艾神父提及遷居加州的生活,包括年輕時在信仰旅程中的轉折與成長經驗,突出曾夜班打工以償還助學貸款,因而享有許多獨處的空間和時間,作長時間的祈禱,滋養靈性生命。這使我聯想到在服役期間,由於職務和環境特殊,容我在山中、田間有「曠野」的經驗,從而奠下日後靈修生活的深厚基礎與雛形,兩者頗有異曲同工之處。至於論及從事當代福傳事工者的培育,身為耶穌會士的艾神父,竟倡議採用本篤會的模式,把生活分成祈禱、閱讀與工作並融為一體,此舉對當代耶穌會士及其密切合作者,有何意味?其實耶穌會會祖聖依納爵也深受本篤靈修的影響。萬物歸宗,終屬一脈相承,彼此受益。
艾神父自認是「保守派」。然而無論從本人與艾神父交往或共事的經驗加上本書的內涵,尤其有關使徒事工的篇章,絕非保守、固執、狹隘,而是一位親切、積極、進取、勤於創業、不畏艱難和反對、惟主是瞻是賴、在通俗的價值潮流中擅於逆流而上、勇於為弱勢奮鬥,「對自己誠實、對天主誠實」(honest to self, honest to God)的人物。在我心中是一位道地的現代「福音見證者」,讀者從本書依稀可見其身影。在生命的途程中,有幸與君同行,雖如曇花一現,卻也恆久,感恩與讚嘆!
從中也不難瞥見聖依納爵的身影與傳承。以下引言出自《聖依納爵靈修智語》,可為襯托:。
†把『信賴天主』當作你行動的首要準則,彷彿成功全繫乎你,而不在於天主;但要全力以赴,彷彿只有天主在從事一切,而你一無所事。
†沒有一件配得上天主的事,能免於令大地喧嘩,地獄眾鬼群起騷動。
†在偉大的事業之前,見及自己勢單力薄,不必害怕。因為我們全盤的富裕必須來自那召喚你來從事此事的哪一位,祂必會給祂的事工提供不可或缺的一切……
本書所呈現的艾神父,是一星明亮、熱情的火花,一個充實而活現的故事。年輕的他與主親密相遇時,就其未來靈修途徑被賦予2項選擇:「漸進」或「頓然」。當時的他,選擇了前者。本書結尾,凸顯其內在歷經轉化過程的果實:泰然與成熟——「我的強烈主觀感覺是:無論天主要求我做什麼,我都會信任祂並且願意去做;但我是否真正能夠如此,在現實客觀情況下是否會實際去執行,只有天主知道。至少如果現在天主要求我直接登山而去,我會答應!」(本書最後結語)
寄望讀者會循著一個屬神的人的足跡,在人生的旅程上前行。此際給艾神父寄上祝福:「由此以往……最好的還在後面!」
一位有使命感的神父/王樹治
艾立勤神父有關倫理神學方面的大作,一直是我的手邊書。和艾神父見面時,他希望我能為他即將畢業的專職福傳師,籌募1年的經費。那時我正在為柏克萊輔友中心的整建籌款,言明無法兼顧。1個月後,艾神父再度來電,因此開啟我參與華人福傳基金會(Chinese Lay Missionary;CLM)一段非常珍貴的里程。艾神父常以早期傳道員為例,就是因有傳道員的努力,加上那時外來的物資豐富,才促使5、60年代台灣教友人數蓬勃發展。
他透過很多數據證明專職福傳師的重要,當我看到他以不太流暢的國語,努力地表達心中強烈的意願時,很自然會被他的熱忱感動和吸引,而願意全力支持。隨輔仁大學神學院一屆屆畢業福傳師人數的增加,籌款工作也越加吃重,因此我推薦具備靈修方面碩士學位,曾在教區內本堂服務的楊彤芳女士來協助,艾神父接受了我的建議,後來楊女士為募款工作的發展幫忙許多。
為使福傳使命能更公開推廣,在耶穌會的協助下,艾神父在內政部成立「天主教華人福傳基金會」。而早期海外朋友們的捐款都是透過耶穌會加州省代轉,後來,美國稅捐處對於海外捐款有新的規定,因此我們不得不在加州成立自己的非盈利事業組織(Catholic Evangelism to the Chinese;CEC),並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這幾年也都能按計畫籌得經費,支持福傳師人數的增長和經常性的支出。
艾神父在輔大神學院擔任院長多年,專業研究領域是倫理神學及生命倫理,因此每年來美國為福傳師募款時,都會為各地華人團體舉辦專題講座和帶領避靜,以滿足大家的渴望和需求,尤其坊間充斥極易讓人混淆的各種資訊,常讓人難以判斷何者為教會的訓導。艾神父很有智慧,總能抓住關鍵,恰到好處地暢談這類問題。
艾神父每次來美國,我們都有單獨見面交談的機會,他對現在10多位福傳師的努力非常肯定。雖然他也擔心台灣傳教的環境沒有改善,福傳工作不易推行,但他總是對天主保持著極大的信心與仰望,將一切都交給天主掌管。他是我的榜樣,很感謝其10多年對台灣天主教會與北美華人信仰的貢獻與服務,真是一位很有使命感的神父。
新書發表會已於11月8日圓滿舉行,歡迎愛閱支持艾立勤神父的新書《一本初衷——靈修 福傳 尊重生命》。



